跳转到正文内容
浦发银行

菲律宾中国通再任驻华大使 任命破例提前获批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2年06月11日17:54  《环球》杂志

  《环球》杂志记者/高飞 曲澜娟 (发自马尼拉)

  《环球》杂志实习记者/汤辉 (发自北京)

  菲律宾参议院任命委员会5月30日火速批准前驻华大使索尼娅·布蕾迪再次出任驻华大使,以填补这个已经空缺一年多的关键职位。此前,阿基诺曾数次提名菲籍华人企业家李永年出任驻华大使,但一直未获国会批准。

  对于布蕾迪再度出山,菲律宾各界表示欢迎,舆论也普遍认为布蕾迪是适当的人选。但要想让中菲关系回到正轨,布蕾迪任务依然艰巨;有些时候,还要看马尼拉方面能否作出积极的配合。

  布蕾迪的“中国缘”

  从布蕾迪的外交经历看,无论是上世纪70年代在菲驻华使馆从事领事工作,还是随后在外交部担任东北亚处和亚太司的领导,抑或是本世纪初担任驻华大使,她在这几十年里的工作始终和中国有关,可以称得上是菲律宾的“中国通”。

  菲律宾雅典耀大学中菲关系专家贝尼托·林就评价说“她(布蕾迪)以前和中国人打过交道;她了解如何与中国人相处,也知道怎么和他们谈判”。

  在布蕾迪2006年去北京赴任前,时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李进军在为她送行时说:“布蕾迪大使是中菲建交后菲驻华使馆首批馆员之一,为发展中菲关系做了大量工作。”

  就是在那次晚宴上,布蕾迪着一袭具有中国特色的“中国红”职业装出席,根据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的记载,在晚宴上,“布蕾迪说自己在1976年3月(菲律宾驻华使馆建馆时)就到了北京,那时的中国对于人员往来等方面限制还较多,国内日常生活品较匮乏,购买米、糖、布料等生活品要用票证。但是北京却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。在北京的工作经历很难忘,很愉快。现在中国发展非常快,中菲关系的友好合作势头也让人感到高兴,对中菲关系的美好前景她非常乐观。”

  布蕾迪颇受各界看好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此前的成绩。菲律宾华文媒体《世界日报》5月27日发表社论称,在布蕾迪担任驻华大使的近四年时间里,中菲关系一直保持在良好的状态,没有发生较大事件。

  资料显示,在布蕾迪担任菲驻华大使期间,中菲高层来往较为频繁,双边关系也比较和谐。例如,2006年4月,菲律宾参议院议长德里隆访华;两个月后,菲副总统德卡斯特罗到访北京;2007年1月,温家宝总理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。也正是在温总理的这次访问中,时任菲律宾总统的阿罗约在会谈时表示,菲中关系正处于“黄金时期”,温总理对此表示赞同。

  虽然中菲高层互访并非布蕾迪一人的功劳,但在她担任驻华大使期间,两国高层来往远较近几年频繁,却是事实。此外,据菲总统府副发言人瓦尔特透露,布蕾迪也参与了2011年阿基诺访华的准备工作,还是代表团成员之一。

  任命破例提前获批

  按照菲律宾宪法,总统提名的大使人选必须得到国会的批准。从2011年5月起,阿基诺政府曾数次向国会提名菲籍华人李永年出任驻华大使,但一直未获批准。

  据了解,菲国会参议院任命委员会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否决这一提名,是因为常年经商的李永年在听证会上的表现,可谓是“一问三不知”,被认为缺乏外交和从政经验,没有能力维护菲律宾的在华利益。

  阿基诺此前在谈及驻华大使人选问题时表示,驻华大使是一个“颇为棘手的职位”,这在当前尤为如此,他希望新大使具备“成熟且耐心”的品质。

  瓦尔特表示,阿基诺之所以提名布蕾迪,是希望“(驻华大使)是个已然熟悉中国政治和文化的人,能够立即开展重要工作。”

  当布蕾迪在国会上被参议员奥斯敏纳问道能否像88岁的参议院议长恩里莱一样强壮和承受高压工作时,布蕾迪回答说,“我们的参议长是独一无二的,他非常独特,但是医生已经证实我现在已经完全康复,并且可以承担高压工作。”

  据《菲律宾星报》报道,布蕾迪在国会证实在2012年早些时候曾经患过中风,不过在接受治疗后,医生已经确认其完全康复了。

  据了解,在接到政府递交的官员提名材料后,国会任命委员会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公示后才会开始讨论。但是,菲律宾外交部特意为这项提名致函国会任命委员会,以该国“迫切需要”驻华大使为由,请求国会任命委员会破例。国会任命委员会接受了这项请求。

  挑战依然艰巨

  对于布蕾迪获提名任驻华大使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回应说,中方欢迎菲方尽快派驻华大使到北京上任,这将有助于两国通过外交渠道加强沟通。

  《菲律宾明星报》则披露,布蕾迪出线,得到了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的推荐。文章还说,在菲律宾外交部,布蕾迪被认为是一个行事“非常谨慎”的外交官。

  《世界日报》社论指出,布蕾迪具有三大优势:第一,她是一个职业外交官,级别高,是副外长,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;第二,她曾担任过驻华大使,驾轻就熟,对她处理涉华事务有很大帮助;第三,她在中国多年,熟悉中国事务,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人的处世作风。这三个条件对她出使中国非常有利,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  自2011年2月以来,菲律宾驻华大使一直空缺,导致双方外交渠道不能畅通无阻,一些紧急情况也得不到有效处理。《世界日报》文章认为,布蕾迪出使,“至少可以填补空缺,使双方的外交关系趋于正常化”,并且多年的在华外交经验“可以避免误判和避免提出一些不可能达到的要求”。

  对于驻华大使这一工作的艰巨性,布蕾迪说,“我被派往中国的原因就是,希望能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……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向中国政府传达我们的立场,并看一看如何通过更好的方式来缓解紧张局势和‘灭火’,以便两国开展对话并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。”

  资料:布蕾迪简历

  布蕾迪,全名索尼娅·卡汤贝尔·布蕾迪,1942年生。现年70岁的她是一名资深外交官,曾经担任过菲律宾驻泰国、缅甸、中国等国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等职。

  资料显示,1962年,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菲律宾名校、亚洲历史最悠久的圣托马斯大学,获得新闻学学士学位。1963年,布蕾迪获得该国顶尖高校菲律宾大学的外交学学士学位。随后,她又到美国南加州大学深造,并且在1967年拿到该校国际关系硕士学位。

  硕士毕业后,布蕾迪进入菲律宾外交部,开始其职业外交生涯。1976年,布蕾迪首次驻外就到了中国,成为中菲建交后菲律宾驻华使馆的首批馆员,并先后担任三秘衔副领事和二秘衔领事,1978年离任。

  回国后,布蕾迪在菲外交部担任过东北亚处处长和亚太司副司长等职务。1988年到1992年,布蕾迪升任菲外交部亚太司司长。随后,她在泰国、印尼、等国常驻。1995年,她出任菲律宾驻缅甸大使,后又担任菲律宾外长办公室特别助理、外长助理,以及驻泰国大使等职务。

  2003年7月14日,布蕾迪升任菲外交部副部长,具体负责外交政策规划事务。2006年4月到2010年1月期间,布蕾迪出任菲律宾驻中国大使。卸任驻华大使一职后,她从2011年8月起被任命为外交事务顾问,直至再次被任命为驻华大使。

  (《环球》杂志记者/高飞 曲澜娟 整理)

  来源:2012年6月16日出版的《环球》杂志 第12期

  《环球》杂志授权使用,其他媒体如需转载,请与本刊联系。

分享到: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
微博推荐 | 今日微博热点(编辑:SN055)

 

更多关于 菲律宾 驻华大使 黄岩岛  的新闻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2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